投稿须知
1 中英文摘要
1.1 中文摘要的要求(200字左右)
按结构式摘要写作,突出“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1)写出研究的目的或要解决的问题。摘要应把作者的研究目的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最简练的语言交待清楚。尽量不谈或少谈背景信息。未来研究计划不写入摘要。摘要的第一句话应避免与题目重复。
2)写出过程和方法。说明作者的主要工作过程及所用的方法,也包括边界条件,使用的主要设备和仪器。
3)写出结果和结论。此部分是摘要的重点,应明确指出作者的主要成就和贡献。要尽量用定量的数据结合实验结果或仿真结果等加以说明。应尽可能将论文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他人的成果进行比较,以突出论文的创新、独到之处。
1.2 英文摘要的要求
1)英文摘要内容应对照中文摘要进行翻译。
2)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不要用将来时态。尽量用主动语态代替被动语态,如A exceeds B比B is exceeded by A好。
3)摘要叙述用第三人称(或被动语态),避免使用“The author”“This paper”“We”做主语。
4)能用名词做定语时就不要用动名词,例如用measurement accuracy不用measuring accuracy。能用形容词作定语时就不要用名词,例如用experimental results不用experiment results。可用动词的情况尽量避免用动词的名词形式,例如用Thickness of plastic sheets was measured不用Measurement of thickness of plastic sheet was made。
1.3 中英文摘要应注意的问题
1)删除不必要的字句,如“In this paper”和一些不必要的修饰词,如“in detail”、briefly”、“here”、“new”、“mainly”等。类似“本工作首次实现了……”“本研究填补了……空白”“经检索尚未发现与本文类似的文献”等自我评价的语句也不要写入摘要。
2)只表述新情况、新内容,不写过去的研究细节。
3)摘要中不要出现公式、图表及特殊的字符。
4)以重要事实开头,不以辅助从句开头,叙述要完整,清楚简明,尽量用短句,并避免句型单一。提倡使用非谓语短语和介词短语进行逻辑关联,提倡使用公知的缩略语,不常用或新的术语首次出现时用全称,以后用简写。
5)少用复合句。避免使用一长串形容词或名词来修饰名词,要组织好句序,使动词尽量靠近主语。
2 引言内容
作为科技论文的开始,引言的目的是向读者交代本研究的来龙去脉,其作用在于说明研究的起点、重点和价值,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全文。
2.1 引言的内容
主要包括:研究的理由、方法和预期的结果。首先应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目的;然后要说明本研究与前人研究的关系及区别,有必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基本原理时,首选以参考文献的形式标出。最后由国内外对本课题研究的热点及存的问题引出本文的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希望解决什么问题,解决此问题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2.2 引言的写作要求
1)开门见山,不绕弯子。起笔就要切题,不能铺垫太远,不必交待开题过程和成果鉴定程序及结论。不必叙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书中的常识性内容。
2)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在论述论文研究的意义时,不要拔高,也不要过谦。切忌使用“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填补了国内外空白”“首次发现”等不适之词;同时也不要使用客套话,如“水平有限”“抛砖引玉”之类的语言。但可在必要时,交代方法和结果等可供哪些人、干什么作参考。
3)引言的内容不应与摘要重复,也不应是摘要的注释。引言一般应与结论相呼应,在引言中提出的问题,在结论中应有解答,但也应避免与结论雷同。
4)引言要简短,最好不要分段论述,不要含有插图、列表和数学公式的推导证明。
本刊建议引言部分的内容以不超过600字为宜。
3 结论内容
结论的任务是精练表达在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的基础上,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得出的富有创造性、指导性、经验性的结果。它又以自身的条理性、明确性、客观性反映了论文或研究成果的价值。结论与引言相呼应,同摘要一样可为读者和二次文献作者提供依据。结论的内容不是对研究结果的简单重复,而是对研究结果更深入一步的认识,是从正文部分的全部内容出发,并涉及引言的部分内容,经过判断、归纳、推理等过程而得到的新的总观点。主要包括:
1)本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性的东西,解决了什么理论或实际问题;对论文创新内容的概括,措辞要准确、严谨,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不用“大概”“也许”“可能是”这类词,以免使人有似是而非的感觉,从而怀疑论文的真正价值。
2)对前人有关问题的看法作了哪些检验,哪些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哪些不一致,作者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发展或否定。
3)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问题。如是否存在例外情况或本论文尚难以解释或解决的问题,也可提些进一步研究本课题的建议。
对于某一篇论文的“结论”,上述要点1)是必须的,而2)和3)则视论文的具体内容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如果不能导出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标题标注为结束语)。
结论段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应提供明确的、具体的定性和定量的信息。对要点要具体表述,不能用抽象和笼统的语言。可读性要强,如一般不用量符号,而宜用量名称。行文要简短,不再展开论述,不对论文中各段的小结作简单重复。
研究成果或论文的真正价值是通过具体“结论”来体现的,所以结论段也不宜用如“本研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本研究结果属国内首创”“本研究结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一类语句来作自我评价。
4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只选最主要的列入(原则上不少于15条)。文后参考文献表采用顺序编码制,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中文文献需要中英文对照标注。不同文献的著录格式参见网站下载中心《论文模板》。参考文献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有:
1)参考文献的作者过多或少写。按规定,参考文献的作者不超过3位时,应全部列出;超过3位时,只列前3位,后面加“等”字或相应的外文。
2)参考文献著录项目不全。或缺“卷”,或缺“期”,或缺“页码”,或缺“出版时间”,等等。
3)引用非正式出版物或未发表的著作。
4)同一种期刊写法不同(主要指外文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