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译冉;赵娟;栗心明;徐铁伟;王世雷;肖华林;
铍铜箔片是制造弹性基片的首选材料,传统热处理的基片表面存在波纹度、平面度超标等问题,基于铍铜箔片传统热时效问题开展研究,利用精密夹具进行热时效强化平整试验,探究铍铜合金相的析出过程与强化平整机理。XED和SEM试验结果证明:铍铜相变过程为晶内连续析出(CP)与晶界不连续析出(DP),CP顺序为:固溶体α-γ″相-γ′相(半共格强化相)-独立γ相。γ″相向γ′相转变过程中会产生晶格畸变强化效应,硬度提高,同时晶界变粗甚至有瘤状物析出,随着热时效时间的延长,独立γ相的析出比例增加,晶界变厚,硬度反而下降,激光共聚焦检测结果表明铍铜箔片处于过时效状态平面度得到有效改善。优化的热时效强化平整工艺为时效温度360℃、时效时间4 h、施加拧紧力矩5 N·m,硬度为320.1 HV,平面度为48.753μm。
2025年03期 v.46;No.204 104-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3K] - 姜志勇;姜芙林;宋涛;肖东振;杨发展;梁鹏;
为探究激光熔覆层与匀质基体切削加工的不同之处和影响熔覆层加工性能的因素,采用ABAQUS仿真软件建立了以42CrMo钢为基体的镍基熔覆层的二维切削仿真模型。通过改变切削用量和刀具前角,观察匀质基体和熔覆层在切削仿真中的切向分力、径向分力、应力演变和等效塑性应变演变的结果。在相同切削用量下,切削加工熔覆层产生的切削力远远大于匀质基体中的切削力,相比于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对切削力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熔覆层的加工具有分层切削的特点;熔覆层切削仿真中的应力大于匀质基体的应力,应力在熔覆层和匀质基体中均沿工件厚度连续传递并衰减;匀质基体和熔覆层的近加工表面塑性应变层随切削深度的增加不断加深,在大的切削深度下,熔覆层中发生塑性应变不连续的现象;熔覆层加工临界切削深度的选择与径向分力有关。由于熔覆层材料与匀质基体材料力学性能差异大,较大切削深度下的加工可能出现塑性应变不连续的现象并影响熔覆层的加工质量,所以熔覆层的加工应在较小切削深度下进行。
2025年03期 v.46;No.204 11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6K] - 林垄兴;魏剑;高浩;林智宏;
为合理设计并优化球墨铸铁轴承座铸造工艺参数,需探究浇注温度、模具温度及浇注速度对浇注工艺缺陷的影响规律。基于流体连续性方程、N-S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等,建立了球墨铸铁轴承座数值计算模型,对比分析顶注式和底注式浇注系统,优化冒口,设置冷铁和排气系统,并设计了17组正交模拟试验,探究了浇注温度、模具温度及浇注速度对体积缺陷率的影响。极差及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浇注温度是影响体积缺陷率的最显著因素,其次为模具温度,且二者皆与体积缺陷率呈正相关。在最佳浇注温度时,可将浇注速度降至选定范围内的最低水平,此时充型和凝固过程平稳,铸件性能最佳。研究结果可为优化球墨铸铁轴承座铸造工艺参数提供理论指导。
2025年03期 v.46;No.204 123-132+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0K] - 陈意成;王韬;杨宇翔;邵德栋;曲大义;
伴随高级驾驶辅助技术的日益成熟,网联自主车辆可以精确地感知复杂交通场景,并自主做出驾驶行为决策,但如何使网联车辆自主做出符合驾驶员习惯风格的行为决策,尚需深度挖掘制约自主决策行为的内在机理。博弈论作为科学有效的理论工具,合理分析行为策略的相互依存关系,可直观解析驾驶员的决策过程;基于贝叶斯博弈理论,分析驾驶员决策机理,结合加速度与安全裕度效用函数,优化智能驾驶员模型(IDM),建立贝叶斯博弈跟驰模型。采用CitySim数据集的车辆运行数据,使用深度学习方法对模型进行校准,运用SUMO软件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分析。结果显示,贝叶斯博弈跟驰模型所模拟的微观交互行为符合人类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可识别驾驶员的驾驶行为风格并模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在宏观角度可以重现单车道与多车道的交通流波动演变,保障未来网联环境中自主驾驶车辆队列的稳态运行,从而提高交通容量和交通效率。
2025年03期 v.46;No.204 133-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3K] - 何圭波;刘宇;韩旭晖;曲大义;宋年秀;
为提高智能网联汽车换道轨迹规划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基于城市道路双车道场景提出了多目标协同评价函数,包括舒适性、安全性与换道效率等轨迹规划算法。通过构建五次多项式的理想换道轨迹规划模型,筛选换道轨迹规划生成候选轨迹簇,并进行重规划以应对突发状况下的风险问题;根据线性化多目标协同评价函数实时选取最优换道轨迹,构建无突发状况和突发状况两种不同场景;运用MATLAB进行仿真验证算法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对于两种不同的工况,该算法都具备很好的鲁棒性,舒适性、安全性与换道效率等综合性能都有所提升。
2025年03期 v.46;No.204 141-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K] - 李雨润;张萌萌;张洁;
为研究碳普惠政策对公众公交选择行为的影响,采用SP问卷调查方式,采集公众的个人属性、交通属性、低碳属性数据,建立模拟碳普惠政策场景下公众公交出行方式的二元Logit模型,定量分析了典型属性指标对公众公交选择行为的影响,并对模型进行检验;最后构建敏感性模型,验证碳普惠政策对公众公交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碳普惠政策的实施,能够提升公交分担率24%;年龄、性别、职业、通勤里程、通勤时间、通勤距离、低碳概念了解度及碳普惠了解度是影响公众公交出行选择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公众对碳普惠了解度与公交选择行为呈正相关。因此碳普惠政策的实施及推广,将能有效增加公众对公交的选择意向。
2025年03期 v.46;No.204 150-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