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约稿

  • 老旧办公建筑的空间适应性改造

    杨昌鸣;李艳芬;徐庭发;

    目前我国尚有大量的建成时间较早的办公建筑,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它们存在着诸多与现代办公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针对老旧办公建筑的现状以及新的功能需求,提出了几种可行的适应性改造方式和方法,既能使其使用寿命得以延续,同时也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办公的需要.

    2011年05期 v.32;No.122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 石墨烯/SnO2/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彭红瑞;吕莎莎;李桂村;

    石墨烯具有独特的纳米结构和一系列极具吸引力的特性,成为新型纳米复合材料的理想载体,如纳米复合材料分散的基体.提出了一种以石墨,苯胺,四氯化锡为原料制备石墨烯/二氧化锡/聚苯胺的新方法.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紫外-可见光谱对合成的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二氧化锡纳米粒子原位吸附在石墨烯的表面,有效地避免了石墨烯片的堆叠,聚苯胺加入后可大大提高二氧化锡的电化学性质.

    2011年05期 v.32;No.122 6-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土木工程

  • 二次受力下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承载力计算

    曹璐;刘瑛;赵亮;

    外贴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构件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加固方式.对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的全过程做了理论分析,根据应力—应变关系及变形协调原理,分析了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各个阶段的承载力计算,并计算了在二次受力时的抗弯承载力,各阶段理论分析计算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可为实际工程的加固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2011年05期 v.32;No.122 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 高强钢筋混凝土偏压柱的裂缝宽度试验研究

    王静;王命平;耿树江;杨勇新;

    通过9根HRBF500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和1根HRB400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进行单向加载试验研究分析,并与受弯构件试验裂缝宽度情况进行对比,可知偏压构件的裂缝宽度试验值与实测值之比要相对小于受弯构件的比值,应将规范公式中的钢筋混凝土偏压构件受力特征系数进行折减,提出了偏压和受弯构件受力特征系数的建议值.

    2011年05期 v.32;No.122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4K]
  • 循环加载条件下形状记忆合金丝的超弹性研究

    刘艳梅;刘兵;张纪刚;

    由于形状记忆合金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近年来在土木工程领域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在不同的循环加载条件下对形状记忆合金丝材进行的拉伸试验,以相变应力、相变应变、弹性模量、残余应变、耗能能力等作为合金丝材的超弹性特征参数,分析这些特征参数与应变幅值、加载频率、循环次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应变幅值和循环次数对形状记忆合金超弹性性能的影响较大,而加载频率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实际应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试验研究并合理设计.

    2011年05期 v.32;No.122 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9K]
  • 人行激励荷载作用机理的试验研究

    高海涛;徐培蓁;王中山;

    人行激励荷载引发的结构振动可能导致结构使用舒适性问题.利用识别的单步荷载落足曲线建立连续步行激励荷载时程曲线用于人行桥人致振动响应分析过程中,对于人行桥人致振动使用舒适性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多维测力台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进行行人步行过程中荷载数据采集工作,然后通过关键点荷载值多项式插值方式识别出六类人行荷载模式的落足曲线,对比了各种荷载模式下的单步落足曲线,最后建立了人行荷载峰值与步频间的具体函数关系式,给出了相应的拟合曲线.

    2011年05期 v.32;No.122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 城市隧道开挖爆破对地表建筑物影响的安全评价

    章涛;于广明;邢宾;井征博;杨鑫欣;

    以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青岛端接线工程开挖为研究对象,应用事故树分析法对可能引起地表建筑物受损的各种爆破振动因素进行定性分析,求出各影响因素的重要度,为后续监测和施工方案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现场对爆破振动监测,确立振动传播衰减规律,并以此对地面建筑物进行安全性评价.研究成果对指导青岛后续地铁隧道工程开挖和保证地表建筑物安全有重要参考价值.

    2011年05期 v.32;No.122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 中外抗震设计规范关于钢柱板件宽厚比限值的比较

    邓椿森;施刚;张勇;王元清;石永久;

    板件宽厚比对钢结构的抗震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是影响钢结构用钢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对钢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均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已有不少文献认为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对梁柱截面板件宽厚比限值的规定尚不够严谨和完善,并对此提出了设计建议.结合中国抗震规范GB50011—2001、美国钢结构抗震规范ANSI/AISC 341—05、日本抗震规范BCJ和欧洲抗震规范Eurocode 8的相关规定,比较研究了中外抗震设计规范对工形截面和箱形截面钢柱板件宽厚比限值规定的异同,分析了中国抗震规范GB50011—2001关于钢柱板件宽厚比限值的合理性,为相关设计和研究提供了参考.

    2011年05期 v.32;No.122 41-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5K]
  • CFG桩复合地基在储罐地基处理中沉降分析

    徐胜增;李绍文;杨继建;

    结合东营储油罐工程实例,在储罐加水试压期间,通过拓普康电子水准仪实测储罐环墙基础各点沉降,并按照国家规范计算复合地基最终沉降量,从平面倾斜和非平面倾斜两方面进行不均匀沉降控制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采用CFG桩复合地基的储罐,竖向位移沉降量、平面倾斜、非平面倾斜、沉降速率各指标都满足规范要求.

    2011年05期 v.32;No.122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建筑学

  • 贝聿铭设计的艺术博物馆建筑空间结构研究

    刘珊;

    按照时间轴线分析贝聿铭设计的12个艺术博物馆建筑空间的结构特点,比较同一时期艺术博物馆建筑在空间结构上的相似性,以及不同时期之间的差别.以时间为轴线,以空间形式和内容为研究对象,并以现代主义建筑的空间观念为理论依据,归纳出贝氏建筑的2个主要特征:雕塑性与几何性.

    2011年05期 v.32;No.122 54-58+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2K]
  • 基于生态安全的产业集聚区规划研究——以河南省新县产业集聚区规划为例

    于群;李兵营;

    目前在国内产业集聚区规划过程中暴露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从规划层面上看如何使规划更趋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是规划设计人员应加强研究的方面,而生态规划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在对国内外与产业集聚区规划相关的生态学理论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归纳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重要理论思潮.研究选定新县产业集聚区为研究区域,结合生态安全相关理论,应用生态足迹法与生态承载力平衡模型技术,对研究区域进行生态安全评价,评价结果是新县生态安全处在中等安全水平上,相对不稳定.在生态安全评价的基础上,展开新县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及生态安全实施策略,以期达到产业集聚区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也可为其他产业集聚区规划提供借鉴.

    2011年05期 v.32;No.122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 以人为本思想在现代医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闫玲玲;闫科学;

    针对现代医疗建筑设计中普遍存在的缺少以人为本思想,系统阐述了以人为本思想的起源以及它在医疗建筑设计中的特点,并结合解放军四零一医院病房楼的方案设计,从功能布局、交通流线、功能配置以及生态节能设计等几方面分析了以人为本思想在医疗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这些应用包括停车的空间、交费地点、治疗地点的布置,食品的配送和垃圾的收集,门诊急诊和病房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然采光与通风,上述设计使病人在医院的整个治疗过程更加便捷、舒适;采用医患分流、洁污分流,使医疗工作流程更加有序;采用医疗街将人流、物流更趋于合理调配;采用了内天井结构设计以提高整个建筑的生态节能水平.

    2011年05期 v.32;No.122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2K]
  • 我国古民居的建筑特点与火灾危险性研究

    蒙慧玲;

    我国的古民居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形态,凝聚了各族人民的风俗文化和精神创造,具有明显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也有一定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对我国居住建筑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在分析我国古民居建筑特征和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对我国现存古民居的火灾状况和消防现状作了分析;结合其布置格局及结构特点对古民居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的影响,对我国现存古民居建筑的火灾危险性作了重点讨论,并就解决的方法和思路提出了设想.古民居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特别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结合其特有的建筑结构类型,利用当前已有的技术手段和新型的消防设施保护好这份遗产,是当前古建筑消防保护中的重点.

    2011年05期 v.32;No.122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 消隐与融合:湿地建筑设计原则探讨——由“低碳城市与生活”展览馆竞赛设计引发的思考

    付悦;

    "湿地"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环境,在其中进行的人类建筑活动少之又少,但是由于其特殊的示范作用,适当的建筑活动在所难免.维持与恢复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实现建筑自身生态平衡,建立人-科技-自然元素的互动是湿地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建筑作为CO2的排放主体,在当前全球"低碳"的大形势下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但"低碳"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对于高技术的过分依赖、对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对原生乡土建筑的关注等方面都有待作进一步的探讨.

    2011年05期 v.32;No.122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环境与市政

  • 污泥处理、处置及资源化技术研究

    陈江萍;张延青;郭一令;侯沙沙;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废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多,污泥产量也随之增加.如何有效地处理和处置这些污泥,作为资源综合利用,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我们日益紧迫的任务.介绍了当前我国污泥处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主要的污泥处理技术及其优缺点,提出了资源化利用的方向.

    2011年05期 v.32;No.122 85-89+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 浆体的管道输送阻力机理及减阻技术

    陆海;尹军;袁一星;吕谋;

    浆体的流动阻力是浆体输送管道设计的重要参数,其大小直接影响到输送的费用.因此研究不同流态下浆体的流动阻力机理并采用适当的减阻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总结国内外对管道中浆体流动状态分析的基础上,对完全分层和完全混合两种流动状态下的阻力机理进行了探讨;针对影响浆体流动阻力的影响因素,对适当粒径级配减阻、减阻剂减阻、升温减阻等减阻技术做出了分析总结.

    2011年05期 v.32;No.122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 环境影响评价中有关冷却塔噪声问题的探讨

    宋蕾;

    针对尚处于规划阶段或者初步设计阶段的民用建筑,在冷却塔方案尚未确定时,结合环境影响评价实例,从环评角度对冷却塔进行估算选型及噪声分析.根据某办公楼的实际情况,对冷却塔不同设置形式的噪声进行评价,垂直风流方向噪声较小;结合建筑物本身及周围状况对冷却塔提出合理的降噪措施,采取降噪措施后,冷却塔噪声可有效衰减20dB(A)左右.

    2011年05期 v.32;No.122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信息技术

  • 基于量子遗传算法的粗糙集属性约简的研究

    南敏;卢琇泽;叶德谦;

    将粗糙集理论应用于股市的分析与研究,除了采用已有的约简方法进行试验之外,还引入了量子计算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粗糙集的属性约简.与其他约简算法不同的是,该算法采用量子旋转门策略来达到全局最优搜索和较高的收敛速度.最后,通过具有代表性的股票数据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2011年05期 v.32;No.122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 基于JTC和像素置乱技术的光学图像加密

    王永瑛;姜先策;张宏菊;王晓燕;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加密和安全认证等信息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光学信息处理技术具有强大的并行数据处理能力、更多的自由度和高的数据安全性,因此,基于光学信息处理的加密系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变换相关器和像素置乱技术的光学图像加密方法,此方法基于联合变换器的加密系统,将联合变换功率谱的像素置乱后作为加密图像,像素的排列顺序与随机相位板一起作为解密密钥.计算机模拟试验证实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11年05期 v.32;No.122 106-109+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7K]

其他

  • 基于相位优化的公交优先单点控制策略研究

    郝亮;曲大义;蔡国良;

    建立了公交专用道公交独立相位,从交叉口控制策略的各种协同关系出发,系统分析了动态公交相位的优先级关系,提出了公交相位剩余时间的二次分配问题,建立了公交相位实时在线控制逻辑框架,实现了公交相位与社会相位之间的优化组合,最后运用VISSIM进行了系统仿真和效果评价,结果表明优化策略实现了交叉口公交优先和交通畅通有序的控制效果.

    2011年05期 v.32;No.122 110-116+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K]
  • 偶阶半线性阻尼泛函微分方程的振动性

    田亚州;范敏;孟凡伟;

    研究了一类含有连续分布时滞和阻尼项的偶数阶中立型半线性微分方程,运用Riccati变换和H函数法,获得了该方程一切解均为振动的若干新的振动准则,推广和改进了已有文献的主要结果.

    2011年05期 v.32;No.122 117-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 两种方法求组合KdV方程的新解

    李俊焕;郑一;

    针对组合KdV方程,利用Jacobi椭圆函数展开法和修正的双曲正切函数展开法,分别研究了该类方程的椭圆余弦函数解、第三类Jacobi椭圆函数解和奇异行波解,给出了KdV方程新的周期解,所用方法同样可应用于求解其他类非线性方程.

    2011年05期 v.32;No.122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一个椎间盘黏弹生物力学模型

    刘晓慧;王西十;

    椎间盘生物力学模型的研究,由于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应用价值而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也是生物力学研究领域中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2009年,根据椎间盘的解剖结构及生理特征,曾建立了一个椎间盘横观各向同性复合材料弹性模型,由于椎间盘髓核是流固二相体,因此该模型存在一定的缺陷.为了弥补这种缺陷,也为了使模型更加接近真实,应用弹性力学和渗流力学理论,在以前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人体椎间盘黏弹模型.结果表明新建的黏弹模型与以前的弹性模型以及相关文献等均具有良好的吻合度,从而证明了新建模型的有效性.新建模型可以合理计算椎间盘在不同体位下的受力和位移等,为临床医学提供最直接的指导和服务.

    2011年05期 v.32;No.122 127-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工程与实践

  • 盖挖逆作法开挖过程中柱桩数值模拟分析

    赵杰;于德湖;张同波;

    以青岛市书院路人防工程为例,研究盖挖逆作法施工中,中柱桩和土体共同承担上部荷载的情况下,中柱桩的轴力变化规律.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工程典型区间进行三维建模,不仅能模拟工程土体开挖过程,还能有效分析桩土压力的分配问题,能够获得中柱桩应力应变场、土体应力场、变形场等信息,为盖挖逆作法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2011年05期 v.32;No.122 135-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 型钢支柱盖挖法施工技术

    王忠堂;于德湖;张同波;周伟桥;

    青岛市李沧区书院路人防工程为青岛市首次采用型钢支柱盖挖法进行施工的地下结构工程,地下2层,全长547m.该工程利用工字型钢作为土方开挖时的支护结构和竖向支撑结构,结构的梁板作为水平支撑,土方开挖是工程总体部署的关键工序.结合工程实际与设计要求,介绍了土方开挖的尺寸,临时支撑的支设,以及遵循"分层、分区、对称、流水"的土方开挖顺序.结果显示,土方开挖与地下结构施工同步顺利完成.

    2011年05期 v.32;No.122 141-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 软土基坑换填法支护施工技术研究

    吴书义;王胜;孙军利;

    结合地质勘察报告对某工程地质情况进行分析,明确了工程的特点和难点,经过对多种基坑支护方案进行比较,选用了对软土边坡采用风化砂和石碴换填结合锚杆、土钉支护体系进行基坑边坡处理的施工方案,并对软土换填法基坑支护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通过工后监测,该施工技术对处理软土基坑的边坡效果良好.

    2011年05期 v.32;No.122 146-149+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 项目目标管理在建筑企业的应用案例

    刘周学;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工程项目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通过分析某集团公司目前对工程项目的管理方式,重点对集团公司项目管理目标设置,及在施工过程中的监管、控制的具体做法,对集团公司的工程项目管理进行指导,分析管理方法是否合适,对项目管理方式进行适当调整,利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优化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做法,以确保为企业创造出利润.

    2011年05期 v.32;No.122 150-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4K]

  •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简介

    <正>《青岛理工大学学报》创刊于1980年,双月刊,原刊名为《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系由青岛理工大学主办,山东省教育厅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土木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与排水工程、环境工程、安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交通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学科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理论价值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论文,对国家、省部级基金资助项目产出的论文给予优先发表。

    2011年05期 v.32;No.122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