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benqimucitupian wangluoshoufatupian beiyinpaihangtupian xiazaipaihangtupian liulanpaihangtupian xinwengonggaosimple xiazaizhongxinsimple lianjiezhongxinsimple jingxuanzhuantisimple
2025年03期 整期pdf下载
土木工程

基于YOLO的板式橡胶支座多表观病害检测方法对比研究

鲁德文;李晰;

为了提升板式橡胶支座的病害检测精度,采用YOLO(You Only Look Once)系列中的YOLOv3、YOLOv4、YOLOR这3种算法针对板式橡胶支座的多种表观病害进行检测并对其检测性能进行对比研究。建立由6787张图片组成的支座病害(BD)数据集,涵盖开裂、锈蚀、脱空、龟裂、垃圾、外鼓和剪切变形7种病害。采用YOLOv3、YOLOv4、YOLOR算法基于BD数据集进行训练,并给出了与之对应的3种检测方法。基于此,对3种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性能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板式橡胶支座多表观病害,YOLOv3与YOLOv4检测性能接近,而YOLOR相较YOLOv3和YOLOv4整体召回率(R)和平均精度均值(PmA)提升显著,分别提升了59.7%和92.7%,针对各类病害检测性能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提升。因此,基于YOLOR的检测方法更适用于板式橡胶支座多种表观病害的检测。

2025 年 03 期 v.46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3801104)
[下载次数: 1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5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基于小波阈值算法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信号去噪研究

张云龙;夏云霞;闰金明;程岩峰;

桥梁在复杂恶劣的服役环境中运行,其健康监测系统常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系统中存在噪声。噪声会显著降低桥梁结构健康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因此,对桥梁健康监测信号进行去噪处理至关重要。提出了一种选择小波去噪参数的方法。引入稀疏指数(SI)作为量化评价指标,用于选择最佳的小波基;利用统计过程控制图理论的迭代算法,确定阈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其他方法具有更好的去噪效果,并能更有效地处理桥梁结构健康监测数据。

2025 年 03 期 v.46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3ME105)
[下载次数: 2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预制混凝土梁柱型钢连接节点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李绍杰;郁有升;陈述刚;安琦;李尊强;

目前预制混凝土结构钢筋的连接方式大多为灌浆套筒连接,现场施工复杂且灌浆质量不易保证。因此,设计了一种预制混凝土梁柱型钢连接节点。为了研究该节点的抗震性能,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7个节点模型,其中1个为现浇节点模型,6个为型钢连接节点模型,通过在梁端施加低周往复荷载,分析了节点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等指标,探究了梁的型钢含钢率、梁中型钢预埋长度变化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同等配筋的现浇结构相比,型钢连接节点承载力更高;梁的型钢含钢率为2.65%~3.28%时,增加梁的型钢含钢率,会提高节点极限承载力、刚度和延性;梁中型钢预埋长度为2~3.2倍的梁中型钢截面高度时,节点延性随着型钢预埋长度的增加而增加。

2025 年 03 期 v.46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0QE243)
[下载次数: 1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4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堆积层滑坡抗滑桩最优桩位优化设计——以返岭前滑坡为例

刁之旺;贺可强;田野;李精昆;

抗滑桩桩位选择是影响抗滑桩支护效果的重要因素,合理的抗滑桩桩位可以提供更有效的支护作用。以返岭前滑坡三为研究对象,根据滑坡不同变形模式下的受力变形特点,设计出推移式、牵引式、复合式3种工况,并采用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建立其抗滑桩支护模型,分析不同桩位下滑坡的位移量、塑性区以及稳定性变化等。通过抗滑桩安全贡献度这一参数,确定出推移式滑坡、牵引式滑坡、复合式滑坡的抗滑桩最优加固位置分别为坡体l/L=0.58附近、l/L=0.1附近、l/L=0.2附近(l为抗滑桩布设位置距坡脚长度;L为滑坡长度)。

2025 年 03 期 v.46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ZR2020KE004)
[下载次数: 127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基于内聚力模型FRP加强型胶合木植筋节点受力性能分析

李胜凯;李军;李凯旋;于征;于广明;

FRP加强是一种不损坏构件的结构补强方法,但FRP布与木结构界面存在纤维剥离问题,而忽略该问题的数值计算会产生较大偏差,故提出采用内聚力模型模拟胶层脱粘滑移现象的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多组单剪试验的设计与实施,获得GFRP和CFRP两种材料与木材界面的应力-黏结滑移曲线,进而建立双线性黏结滑移本构模型。有限元分析中运用该黏结滑移本构关系建立了内聚力模型,对应单剪试验的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内聚力模型的有限元分析能够准确地反映FRP-木材界面的黏结滑移性能;FRP加强型胶合木植筋梁柱节点的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内聚力模型的分析结果较好地揭示了纤维片材的剥离情况。从受力性能、外观和造价等综合来看推荐采用GFRP加强木结构。

2025 年 03 期 v.46 ; 日本学术振兴会基金(JSPS科研费19K011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71264)
[下载次数: 7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建筑学

旧城更新视角下青岛建筑遗产价值数字地图评估研究

姜乃彬;王怡宁;侯可明;

以青岛历史城区遗产价值作为评估分析的切入点,构建包含文化旅游价值、建筑艺术价值和空间环境价值的多维度评估准则体系。基于多源数据及机器算法,通过ArcGIS量化分析历史城区内功能复合度、人群旅游活力、建筑年代及立面要素分布热力、空间密度等要素,绘制青岛建筑遗产价值数字地图,评估街区内建筑遗产价值及文旅潜力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发现,青岛历史城区遗产价值高的区域占比19.2%,集中在西南和东南两侧的片区;中部27.6%片区遗产价值适中;而核心保护范围北侧及未列级街区遗产价值较低,占53.2%。根据不同的建筑遗产价值评估结果,提出了分级、差异化的保护与更新策略,为历史城区存量更新及遗产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2025 年 03 期 v.46 ; 2023年度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QDSKL2301139); 202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4YJCZH115)
[下载次数: 1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期统计数据 more>>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网站访问量

总访问量: 196,614
今日访问量: 32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

关于“城市更新与碳中和协同发展:路径探索与实践创新”栏目的征稿通知

 

      在"双碳"战略背景下,城市更新与碳中和目标的融合已成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本专栏聚焦新时代城市空间重构与低碳转型的交叉领域,旨在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探索城市更新与碳中和协同发展的理论框架、技术路径与治理模式。专栏将重点关注绿色建筑技术集成、低碳社区营造、智慧能源系统构建、历史街区生态活化等前沿议题,强调理论创新与实践案例的有机结合。特别欢迎基于青岛地域特色的研究,包括滨海城市生态修复、工业遗产低碳改造、北方城市冬季能源优化等方向的实证分析。通过刊发国内外专家学者在政策机制、技术创新、空间设计等维度的研究成果,本专栏致力于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为规划设计者开拓创新思路,为学术研究者构建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助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双碳"战略目标的协同推进。

       通过评审的稿件将优先刊发,不收审稿费和版面费

       具体要求请见附件!

 

附件:关于“城市更新与碳中和协同发展:路径探索与实践创新”栏目的征稿通知.docx

 

-----------------------------------------------------------------------------------------

 

关于新设理工“交叉学科”“人工智能”栏目的征稿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及“十四五”规划关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与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的核心部署,《青岛理工大学学报》立足科技创新前沿,聚焦基础理论(理科)与技术应用(工科)的深度耦合创新与人工智能技术突破,增设“交叉学科”与“人工智能”两大特色栏目,旨在构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助力国家战略科技能力提升与卓越期刊建设。

     通过评审的稿件将优先刊发,不收审稿费和版面费

     具体通知详见附件!

 

附件

关于新设理工“交叉学科”“人工智能”栏目的征稿通知.docx